首页 > 资讯 >  >  > 正文

皖豫八市成立文旅联盟:共享好风景 创造好前景

2023-08-10 09:50:56 来源:光明网

今年5月17日,淮河沿岸的皖豫7市21县代表齐聚安徽阜阳,成立了阜阳城市圈文旅联盟。不久后,河南商丘积极协商加入,至此,“阜阳城市圈暨皖豫‘7+1’市文旅联盟”正式成立。八市文化相承、风景相连,推动实现“资源互通、信息共享、游客互送”,以更加丰富的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,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文化归属激发发展认同

同饮一河水,命运紧相连。信阳、周口、驻马店、商丘、阜阳、亳州、淮南、六安,豫皖八市千里淮河一线牵,文化相互碰撞交融,推动淮河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。


(资料图片)

“皇家驿站”驻马店,韩非、李斯等一批法家代表人物思想深邃;周口鹿邑太清宫,老子故事流传千古;古都商丘是商祖、商人、商业、商品、商文化的发源地;道源亳州,老子与庄子同受涡水之惠,以上善若水精神孕育道家思想;阜阳管子故里,明晰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辩证思维;淮南八公山,饱览淮南王刘安编著的《淮南子》;“皋城”六安,了解“中国司法鼻祖”皋陶推行的“五刑”“五教”;淮河上游信阳,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此交汇交融,领略独具魅力的“豫风楚韵”……

“历史的渊源为我们保持身份认同,现实的需要令我们强化抱团发展。”阜阳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白晓云表示,当前,中原城市群连接长三角经济圈、淮河生态经济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政策机遇好,战略叠加效应、政策集成效应、发展协同效应持续释放,文化和旅游发展迈上“快车道”。

据统计,联盟范围内户籍人口6800多万人、常住人口4200多万人。如何更好促进淮河沿线地区相互依存、彼此融合?阜阳城市圈暨皖豫“7+1”市文旅联盟的成立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回答。

抱团成圈“惠”聚民生

从素有“豫南明珠”“中原第一湖”美称的信阳南湾湖出发,一路看周口的太昊陵千年古庙会、驻马店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嵖岈山、阜阳的淮河“第一闸”王家坝、临泉韦寨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、淮南焦岗湖畔芦苇荡的诗情画意、六安天堂寨景区山石泉水云松瀑雾巧夺天工……八市抱团,加快圈内景区景点集群发展,有利于塑造出新品牌。

据统计,联盟内拥有上等级旅游景区306家,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、4A级旅游景区73家、3A级旅游景区158家。联盟范围内各地文旅业态丰富、产品类型互补,驻马店、信阳、六安、淮南山岳景观较多,阜阳、周口以平原湖泊和湿地风光为主,亳州、商丘历史文化遗迹众多。各市核心景区串点成线、连线成面,策划和推出一批淮河风情游、沉浸式演艺游、度假休闲游、药膳养生游、文化寻根游等精品主题旅游线路,联合打造皖豫特色旅游品牌线路。

皖豫联动打通了“内循环”,联盟区域内数千万人口,文旅消费市场巨大,产品业态互补。目前,联盟范围内各地支持鼓励旅行社抱团发展,倡导各地出台景区门票优惠和面向外地游客组团社、旅行社的奖补政策,并联合出台旅游惠民政策,探索推出景区“一卡通”“旅行护照”等产品,联盟各地平等享有区域文旅电子消费券和“酒店+景区”“酒店+景区+购物”等组合优惠套餐。

“随着文旅业态迭代升级,各地提升主客共享文旅空间和服务品质,让市民和游客花更少的时间和金钱,在联盟范围内即可获得优质文旅体验。”阜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“安徽到河南,河南到安徽,天下旅游一家亲,用文旅走亲,让我们亲上加亲。”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史新艳说。

“五联”互动 品质“出圈”

8月,2023年“徽动消费·乐享阜阳”文旅惠民消费券促消费活动举办,1000万元消费券投放范围包括联盟范围内“7+1”市居民。

自联盟成立以来,成员单位持续加大协调力度、创新推广方式、拓宽推广渠道,在工作机制、营销推介、产品开发、政策互惠、市场秩序五方面相互联动,推进合作升温。

目前,各地营销推介“联手”,联合出台景区门票优惠以及面向旅行社等的奖补政策,同时鼓励旅游企业跨区域布局发展,按照最优惠政策给予用地支持、税收优惠、资金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扶持。

此外,联盟工作机制“联线”,积极引导扶持各地文化和旅游企业开展战略合作,做大做强品牌效应。明确专门部门、专门人员负责联络协调有关事宜。在营销推介方面进行“联手”,摸排统计“7+1”市大型文旅节庆活动20余场次,达成共同参与推介协定,相互考察文旅相关新业态。

联盟在产品开发方面也实现“联创”。精准聚焦不同消费群体,深入挖掘皖豫现象级文创IP,谋划推广一批多样化、个性化、品质化的旅游线路和产品,目前已推出皖豫“风情淮河之旅”“文化寻根之旅”两条精品旅游路线,打造培育阜阳城市圈“夜游”精品路线。

在市场秩序“联管”方面,建立完善各地文化旅游投诉、突发事件的处理联动联检机制,对突发性、群体性投诉案件做到“质监协作、品质保障、异地投诉、就地解决”,架起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双向交流服务的桥梁。(本报驻安徽记者 孔令晖 通讯员 张玉清)

来源:中国文化报

标签:

相关阅读
返回顶部